【中華文化】浸大雲居寺歷史文化展明起舉行 海會圖等43件稀世珍品亮相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4/01 15:46

最後更新: 2024/04/02 06:08

分享:

分享:

浸大雲居寺歷史文化展明起舉行。(陳靜儀攝)

香港浸會大學、福慧國際慈善基金及中西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合辦的「中華文化奇蹟: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」,明日(2日)起在浸大李兆基傳理視藝樓顧明均展覽廳舉行,展期至4月14日,展出43件來自世上最大規模佛教經藏「雲居寺」的稀世珍品,其中號稱雲居寺「三絕」的石經、紙經和木經均為首次在港展出;17件遼代和金代石經拓片原件,更是全球首次公開亮相。展覽免費入場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「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」以雲居寺的千年刻經史為主線,按序分為雲居春秋、刻經偉業、物華天寶,及人傑地靈4個展區,展出43件隋朝至近代的石質、紙質、木質等稀世珍品。

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盧鳴東指,重點展品除了17件遼代和金代石經拓片原件,亦有「董其昌題『寶藏』」石刻及拓片,原石鑲嵌於雷音洞大門左側,右起行書「寶藏」兩個大字,後刻 「董其昌書」,是晚明書法家董其昌,在明崇禎四年遊歷石經山時,感慨藏經眾多、工程浩大而寫下。其中「寶藏」的「藏」字少了兩筆,有指是取埋藏寶藏之意,故意隱藏筆畫,但更相信是為保持書法工整、清淡秀雅。

另一值得留意的是用朱砂拓印的「海會圖」拓片,為清代雍正年間雕刻的龍藏木經中,唯一一塊「全佛板」印刷圖,展現佛祖首次在印度靈山為眾弟子講經說法時,構圖嚴謹精巧,以佛祖為中軸,四海弟子向着中心會聚;上部晴空萬里,有五色祥雲飄過,下部兩角繪有四大天王。

盧鳴東稱,「海會圖」傳入對中國文化和信仰影響深遠,例如四大天王在佛教中只護法護天,但在《封神演義》變成四大金剛,強調民間信仰、期望風調雨順;代表佛祖位於上空的五色祥雲,則喻意國泰民安、五穀豐收,《西遊記》亦有腳踏五色祥雲內容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2

其他重點展品包括開山靜琬大師早期經典「妙法蓮華超序品第一」石經;第一部藏漢合璧經卷、第一卷橫版漢文印刷品「藏漢合璧《般若經第四十一》」紙經等。

另外,公眾可體驗木經板拓印楞嚴經及線刻飛象,並透過佩戴虚擬實境眼鏡,穿越房山區石經刊刻起源地雷音洞。

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學生將為參觀者提供粵語或普通話導賞服務,盧鳴東指已有5至6個團體報名,每團約30人,期望有更多市民到場。

浸大校長衞炳江說是次展覽為匯聚文化精髓、展示中國非物質遺產魅力的盛事,未來會繼續不遺餘力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

記者:梁薾心